体育生高考的考试内容因地区、学校及项目差异较大,但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是所有体育生必须参加的公共科目,其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的60%-70%。
选考科目
根据新高考改革政策,体育生需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1科,再从剩余科目中选2科。部分省份(如山东)实行"3+1+2"模式,另一些地区(如浙江)采用"3+3"模式。
身体素质项目
必考项目 :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男生5公斤/女生4公斤),每项满分60分,共占术科成绩的20%。
选考项目 :考生需从田径(200米/400米/1500米等)、游泳(100米蝶泳/蛙泳等)、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等)、体操/武术等11个项目中选择1项,满分75分。
辅助技术项目
共4项可选(如篮球往返运球、排球垫球、足球颠球等),每项满分15分,总分为45分。考生需注意选择与专项无关的项目(如篮球专项不可选篮球运球)。
专项技术项目
考生从田径(除100米/800米)、球类、游泳、体操等7个项目中选择1项,满分75分。
文化课分数线 :体育生需达到高校文化课录取线,部分高校对体育生有专项计划,分数线可能低于普通考生。
加分政策 :获得省级以上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可享受文化课加分或参加高校单独考试。
录取规则 :体育生录取时综合考虑文化课成绩、体育专项成绩及高校招生计划,具体比例因院校而异。
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招生办,了解最新政策及项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