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农耕与自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描绘农耕艰辛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韩绛《江行无题一百首》)——表现田园生活
"土膏宁厌开,江雨有馀润"(钱起《堤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雨滋润下的土壤
二、历史与战争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壮志未酬的感慨
"堆土渐高山意出,终南移入户庭间"(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以土筑山的意象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姚合《塞下曲》)——边塞生活的写照
三、哲理与隐喻
"土断川亦分,北下成阴涧"(朱熹《云谷二十六咏》)——自然与人事的辩证
"土厚流光日,云轻草木深"(王维《山居秋暝》)——隐士心境的写照
"不如木人骑土牛"(僧人《赠僧》)——禅宗思想的体现
四、边塞与荒凉
"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边塞荒凉的意象
"饥啄空城土,莫近太仓粟"(刘驾《观刈麦》)——战乱后的破败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题临安邸》)——历史循环的悲怆
五、山水与土的交融
"土气昏风日,人嚣极雁鹅"(黄庭坚《和刘卿材十咏》)——山水间的土气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钱起《堤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雨后春泥的生机
"云谷二十六咏·北涧"(罗仲舒)——以土着称的地理特征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土”的多重意象,既有具象的自然描写,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