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雾笼罩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人作品
《咏雾》-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凌雾行》- 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送刘十五之郡》- 王昌龄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二、宋代诗人作品
《踏莎行·大雾中早行》- 顾随
"天黯如铅,云寒似水。市声阗咽飞难起。行人模糊画中影,高树夭矫空际云。"
《晓乘大雾访仲固》- 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铸,有烈秋阳尚骄倨。汗流亭午忆凄风,气应佳辰欣白露。"
《十一个月大雾中自胥口渡太湖》- 范成大
"白雾漫空白浪深,舟如竹叶信浮沉。科头晏起吾何敢,自有山川印此心。"
三、其他相关诗句
白居易《长恨歌》 :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四、现代仿古诗
王安石《初夏即事》 :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意象,展现了雾的神秘美感与自然力量。唐代诗人多以雄浑笔触描绘雾的壮阔,宋代则更注重细腻的意境表达,现代仿古诗则融入了当代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