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多种传统灯具,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空气灯(煤油灯炉)
兼具照明与茶炉功能,采用空气对流原理设计,无需石棉网罩即可产生高温。清朝末期传入中国后,被潮汕人改造为多功能器具,既可煮水泡工夫茶,也可单独照明。
煤油灯
普遍用于家庭照明,带玻璃罩的款式燃烧充分、油烟较少。传统煤油灯寓意“添丁添财”“红红火火”,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地区的常见照明工具。
拜月娘灯笼
中秋节期间,潮汕人用圆形灯笼或六角灯笼拜月或祭祖,象征团圆与祈福。
吊喜灯
农历正月十一至正月十八期间,家家户户点灯以示添丁纳福,元宵节时则提灯到神庙祭祖,称为“吊喜灯”。
游灯与彩灯
清明节等节日会制作挂灯(如竹篾灯笼、宫灯)或屏灯(戏曲人物造型),用于游街或家庭装饰。
长明灯
佛家用蜡烛长明灯祈福或祭祖,部分产品为LED灯模拟传统蜡烛效果,兼具现代便捷性与传统寓意。
手工灯笼
如用萝卜镂刻的菜头灯、木板扎制的走马灯等,兼具观赏性与民俗文化内涵。
潮汕灯具种类丰富,既包含实用型(空气灯、煤油灯),也蕴含深厚的文化寓意(拜月娘灯、吊喜灯)。不同场景下,传统灯具与现代创新设计并存,共同构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