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咏桂》
原文: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 赏析:以南山桂树为喻,赞颂其超凡脱俗,提出“清阴亦可托”的哲学思考。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原文: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 - 赏析:通过“桂花香带雪”的意象,将秋意与桂香结合,意境清冷而高洁。
王维《鸟鸣涧》
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赏析:以桂花飘落为线索,营造静谧深邃的秋夜氛围,成为咏桂名篇。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原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赏析:借桂花与梅、菊对比,突出其“香中第一流”的品格,被誉为“桂花词当之无愧第一流”。
杨万里《咏桂》
原文: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 赏析:以神话手法描绘桂树来源,展现其超凡脱俗的香气,被朱淑真《鹧鸪天·桂花》引为经典。
倪瓒《桂花》
原文: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 赏析:通过“帘影”“秋光”等意象,烘托桂花的幽静与淡雅,意境悠远。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黄庭坚《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四、词作中的桂香意象
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亦以桂香为抒情载体,如李清照在《清平乐·忆吴江赏木犀》中借桂香追忆故居,辛弃疾则以“人间直凭芬芳”赞颂桂花凌霜品格。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桂花的幽香与神韵,既有具象描绘,如“金鸭罢焚香”的视觉联想,也有抽象升华,如李清照以桂香隐喻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