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学校的旧称,综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及特点,可归纳如下:
夏朝 :学校称为“校”
商朝 :延续夏朝的“校”制
周朝 :
通用称谓为“序”(如“东序”“西序”)
大学阶段称为“庠”(如“辟雍”“成均”)
泮宫 :贵族子弟学校,属于最高学府
辟雍 :诸侯级皇家子弟学校,地位最高
律学/算学/书学 :分科教学的专门机构
古代学校最初由官府设立,教育以“学在官府”为原则,分为大学和小学,仅区分主办者而非学段。随着时间发展,私塾等民间教育形式兴起,但官方教育体系仍以“庠”“序”为核心称谓。
清末《钦定学堂章程》首次使用“学堂”一词,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