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鬓”的诗句,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直接描写双鬓的诗句
"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见眉"
卢照邻《片片行云着蝉鬓》,以夸张手法表现衰老之态。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崔涯《又赠十娘》,将象牙梳与昆仑山月色结合,意境悠远。
"巫娥传意托悲丝,铎语琅琅理双鬓"
温庭筠《巫娥传意托悲丝》,以乐声反衬悲怆,双鬓成为情感载体。
二、借双鬓表达时光流逝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鬓华虽改心无改"
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通过对比十年前与现状,感慨岁月无情。
"但翠葆玉钗横鬓,未清霜飞惊双鬓"
吴文英《水龙吟·元夕》,以玉钗与霜雪对比,凸显衰老突兀感。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文天祥《短歌行》,借镜自照,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怆。
三、以双鬓烘托境遇
"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
李贺《蒋侯神歌》,通过洗头场景暗示漂泊与衰老。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以双鬓飘零表现流离失所的悲苦。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白居易《送妻白居易》,以自身衰老对比妻子容颜,凸显离愁。
四、其他经典诗句
"镜里花落知多少?" (刘克庄《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隐喻时光流逝对容颜的影响。
"鬓如霜" (李白《早春》)以夸张手法表现衰老。
"两鬓苍苍十指黑" (杜甫《佳人》)通过对比强化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义性,如"鬓华虽改心无改"既可形容衰老,也可暗喻坚守初心。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