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着名的描写最长头发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句含义
“白发三千丈” :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白发极长,远超常人。李白自述身高不足七尺,而“三千丈”(约3000米)的夸张描述更突显愁绪的深重。
“缘愁似个长” :以头发与愁绪的类比,表达因忧愁而白发的无奈与悲怆。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进一步以“秋霜”比喻白发,反问愁绪的来源,深化主题。
艺术特色
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成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典型代表。
该句被《全唐诗》收录,历代文人皆有评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典范。
创作背景
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李白因怀才不遇而郁郁不得志,此诗正是其抒发苦闷心境的代表作。
综上,李白以“白发三千丈”成为描写最长头发的千古名喻,既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