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3”模式是中国高考制度的一种改革模式,具体指以下内容: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为必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采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总分为450分。
选考科目
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
文科 :政治、历史、地理(2025年最新调整)
理科 :物理、化学、生物(传统理科组合)
部分省份(如上海)将选考科目分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为60分,等级性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总成绩 :750分(全国统一高考3科450分 + 3门选考科目300分)
选考科目计分方式 :采用等级赋分制,将考生成绩分为6个等级,对应不同分数段,具体比例由各省制定
增加选择权 :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提高科目与专业的匹配度
促进公平 :通过等级赋分制,减少分数段差异对录取的影响
适应需求 :部分省份(如上海)通过调整选考科目权重(如物理70分/科,历史30分/科),引导高校专业设置
考生需结合高校专业要求、自身成绩及选考科目组合填报志愿,实行“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理论上有12种组合可能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及部分省份的改革方案,具体实施细节以当年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