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叠词的运用极为广泛,通过重复字词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和表现力。以下是部分典型例句及出处: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叠词“关关”“窈窕”描绘雎鸠鸣叫与淑女形象,奠定《诗经》爱情诗基础)
《周南·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通过“苍苍”“白露”等叠词营造孤寂氛围,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形容衣领,“悠悠”表达思念,情感细腻)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零露”“清扬”通过叠词强化自然意象与人物气质)
《采薇》
茫茫野外,行与采薇。 - 肃肃魉魃,在原之中。 (“茫茫”“肃肃”描绘边塞荒凉,烘托征人孤独)
《鹿鸣》
鹿鸣呦呦,食野之苹。 - 鹿鸣呦呦,我有嘉宾。 (叠词“呦呦”模拟鹿鸣,表达欢迎贵客的喜悦)
《相鼠》
悠悠我心,怳怳我思。 - 老鼠硕鼠,无食我黍!
(“悠悠”表现思念绵长,“硕硕”突出鼠类特征)
《文王》
洋洋乎民其耻之。 (“洋洋”形容民众愤怒情绪的蔓延)
《卫风·硕人》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邶风·击鼓》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郑风·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叠词特点 :
增强音韵和谐,如《关雎》的“关关雎鸠”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达情感浓度,如《蒹葭》通过叠词强化思念的绵长;
营造画面感,如《采薇》的“行与采薇”描绘动态场景。以上仅为冰山一角,《诗经》中叠词运用贯穿全篇,是理解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