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相关数据及多来源信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称“辽工程”)的就业情况可总结如下:
高就业率
2024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81.55%,2023-2024学年整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同比增长8.4%,其中青年群体(18-45岁)新就业占比73.8%,与辽工程毕业生年龄结构契合。
区域就业分布
沈阳:24%的毕业生在此就业;
北京、大连:分别有18%、16%的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
其他城市:如阜新市(2025年数据)签约地区占比32.71%,显示就业辐射范围广。
主要就业领域
房地产行业 :20%的毕业生在此领域发展;
机械重工/IT软件 :分别有9%、8%的毕业生就业;
能源/汽车行业 :部分毕业生进入五矿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
薪资水平
应届生 :平均月薪5900元,比全国应届生高900元;
工作2年 :平均薪资7500元,涨幅1200元;
5年以上 :年薪可达1.04万元,10年后平均薪资1.48万元。
政策环境
辽宁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提供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及重点群体帮扶;
2025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3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职业发展
部分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考研率16%,近1/6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校企合作紧密,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实习实践。
行业竞争压力
工程类专业面临项目减少、企业资金紧张等挑战,需提升技能适应市场变化;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数字化)领域人才需求旺盛,建议关注相关方向。
建议
毕业生应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优先选择行业前景好的领域(如IT、能源);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考证(如职业资格)提升竞争力。
综上,辽工程2025年就业前景整体乐观,但需关注行业动态与个人能力匹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