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北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基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以下是主要基金及其概况: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目标规模100亿元,引导基金出资30亿元,重点投向AI芯片、算法创新及应用领域。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规模100亿元,聚焦机器人本体、零部件及创新应用。
绿色能源与低碳产业
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100亿元规模,由北汽产投管理,支持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
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100亿元,聚焦商业航天、无人机等前沿技术。
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
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 :200亿元,由基石资本管理,推动智能制造、工业4.0等技术发展。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200亿元,重点支持创新药、医疗器械及数字医疗等领域。
新材料与生物医药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 :100亿元,中关村资本管理,推动高性能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研发。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续):100亿元,联合社会资本建设,聚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
主要管理平台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为核心,联合北汽产投、中关村资本、基石资本等机构运作。
投资方向 :涵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20+个细分领域,涵盖初创企业到成熟企业的全周期投资。
2024年6月新增的8只基金包括: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
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200亿元)
其他领域基金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100亿元)。
北京市通过设立多支百亿级产业基金,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未来,随着母基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容(2024年底增至2500亿元),对新兴产业的投资能力将更加强化。
以上信息综合了政府官网、权威媒体报道及专业机构数据,涵盖2024年新增及此前设立的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