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财务报表后,可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
资金来源与运用
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了解资金来源(如短期贷款、股东投入)及资金运用(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关注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一般认为40%-60%为合理区间,过高可能提示财务风险。
资产质量与结构
分析固定资产与长期资产占比,判断企业是轻资产(高流动性)还是重资产经营。
查看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账龄结构,警惕陈年老账或坏账风险。
财务杠杆与偿债能力
计算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评估短期偿债能力。
结合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判断长期偿债能力。
营业收入与增长
对比相邻两年收入增长,分析市场份额变化及产品竞争力。
关注季节性波动,判断业务稳定性。
盈利能力指标
计算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和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评估盈利质量。
分析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发现成本控制问题。
利润质量与现金流
结合现金流量表,验证净利润的真实性,避免“虚增利润”。
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否为正,判断持续经营能力。
现金流入与流出
以“现金日记账”形式梳理现金来源(如销售回款、融资)和用途(如采购、投资)。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判断资本支出合理性。
现金流质量
优先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确保日常运营资金充足。
警惕投资活动现金流异常波动,可能暗示战略调整或风险。
横向对比 :与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比较关键指标(如营收增长率、毛利率)。
趋势分析 :观察历史数据变化,识别增长趋势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