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现慈母情深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白描手法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深情场景,以“寸草心”喻子女孝心,“三春晖”比母爱伟大,成为千古名诗。
《别老母》 (黄景仁)
“挽断衣袖留不住,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通过风雪夜别母的悲痛场景,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不舍,情感沉痛。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清代官宦诗人回忆母亲接归时的温馨场景,展现母爱的细腻与伟大。
二、其他相关诗句
《孟东野失子》 (韩愈)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养子方得所,去去勿复还。”
以豁达态度表达对子女的期望,反衬母爱的无私。
《劝孝歌》 (徐熙)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通过具体事例歌颂母亲的无私奉献,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蓼莪》 (佚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兮鞠我,顾我复我。”
《诗经》名篇,以质朴语言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被誉为“人间孝诗”。
三、补充说明
孟郊《游子吟》因母子生活背景与母爱主题契合度最高,被多次列为“最深情的诗词写给母亲”。
黄景仁《别老母》因创作背景与《游子吟》类似,均涉及母子离别,情感共鸣强烈。
《岁暮到家》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母爱的温暖,如“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成为清代文人表达亲情的重要范式。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既有具象行为描写,也有情感哲理升华,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母爱”主题的瑰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