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绝缘的作用及分类如下:
防触电保障
绝缘材料通过隔离带电部分与人体接触,防止因漏电或意外接触引发触电事故,是电气安全的基础防护措施。
设备安全运行
绝缘性能确保电流仅在预定路径传输,避免因绝缘失效导致的短路或设备损坏,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根据防触电保护方式,灯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灯具
除基本绝缘外,易触及部分均接接地装置。 - 适用场景:金属外壳灯具(如投光灯、路灯、庭院灯等),在基本绝缘失效时通过接地装置保障安全。
Ⅱ类灯具
具备基本绝缘和双重绝缘(如加强绝缘或独立补充绝缘),
即使基本绝缘失效,补充绝缘仍能防止触电。 - 适用场景:环境复杂、人员频繁接触的灯具(如台灯、手提灯),安全性更高。
Ⅲ类灯具
采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灯具内部不会产生高于安全电压的漏电电流。 - 适用场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环境(如医疗场所、矿井等),通过电压等级降低触电风险。
绝缘材料要求 :需具备高绝缘电阻、耐热性、抗机械强度等,常用橡胶、塑料等材料。- 应用场景补充 :绝缘木板等材料除电气绝缘外,还用于家具、灯座等,利用其防腐、耐高温特性。通过合理分类和选用绝缘措施,可有效提升灯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