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山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词
陶弘景《答诏问》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以简洁语言描绘茅山云雾缭绕的意境。
王安石《登茅峰三首》
首句 :“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尘沙路几千。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通过夸张手法表现茅峰的雄伟与险峻。 - 续句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传。”
融合历史感慨与自然景观。
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以羁旅情怀表达对茅山隐士生活的向往。
李白《题茅山华阳洞》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结合神话传说与山水意象,展现华阳洞的神秘氛围。
二、现代诗词
张鹏翮《游茅山》
“偶上瑶台第一重,晴光翠色点芙蓉。尘埋秦政千年璧,月照茅君九老峰。”
以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对茅山文化的敬仰。
黄省曾《寄茅山董鍊师一首》
“师住华阳洞,别来音寂寥。餐霞还妙质,将见大椿彫。”
通过描绘道士生活,体现茅山作为道教圣地的影响力。
三、其他相关作品
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以神话人物表达对茅山仙境的向往。- 杨至质《茅山》 :
“玉肺空浮巳字山,五门不锁洞天宽。紫花可饵秋寻朮,红焰难埋夜见丹。”
用奇思妙笔描绘茅山洞天福地的神秘。
注:部分作品如王安石《登茅峰三首》存在多首同名诗,此处仅收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