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板开除财务人员且存在未支付工资等违法情形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审查辞退原因
核对辞退是否因非过错性原因(如公司经营调整、经济性裁员等)或符合法定程序(如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核对工资与补偿
确认是否按《劳动合同法》支付了应得工资及经济补偿。若存在拖欠,需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
协商解决
首次接触时,可尝试与老板沟通,明确表达诉求(如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等),要求书面确认。
劳动仲裁
若协商失败,可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为一年,需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工资凭证等材料。
法律诉讼
仲裁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涉及拖欠工资,可同时主张赔偿金(按应付金额50%-100%)。
收集证据
保留辞退通知、工作交接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等关键证据,为仲裁或诉讼提供支持。
法律咨询
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了解具体维权流程及注意事项,避免因程序错误影响权益。
关注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时效,可能丧失仲裁权。
避免自行起诉
仅当仲裁前置程序未进行时,方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工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未满1年按1年计算,不足半年按0.5个月计算。
特殊情况处理
若涉及财务系统更换等特殊原因,需评估对业务的影响及责任归属。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因违法辞退引发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