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字的诗句,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山河壮阔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以山河永恒反衬国破家亡的悲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现长江奔涌与历史长河的交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以泰山之巅俯瞰群山的雄浑气势,隐喻国家气象。
二、家国情怀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国家尊严的悲壮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临终嘱托,体现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政治家胸怀天下的家国观。
三、边塞豪迈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边塞将领的壮志与牺牲精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对边疆安宁的殷切期望。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以豁达态度面对战争与家国命运。
四、历史追思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对功名的淡泊与对国家山河的热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
"国破不共天,军行却扫地"(杜甫《春望》)——以极端悲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与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既有对山河自然的礼赞,也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更蕴含着边塞豪迈与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