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韬光养晦”的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直接表达韬光养晦思想的诗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强调通过广泛观察和深厚积累,等待时机展现真才实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以玉石需经长时间烧炼比喻人才需经岁月沉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通过积累小事物成就大目标的哲理,暗含低调积累的智慧。
二、借物喻指隐忍待发的诗句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宋江《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以猛虎潜伏等待时机爆发,喻指隐忍中的力量积蓄。
"秋后菊花独放"
黄巢《不第后赋菊》:菊花在百花凋零后独自绽放,象征隐忍后的惊艳绽放。
"龙孙雨后长,凤尾风前摇"
戴熙《题画竹》:通过自然现象隐喻君子隐忍而内敛的品格。
三、古典典故化用诗句
"胯下之辱,十年胯下"
韩信忍辱负重,隐忍十年等待时机,体现极端隐忍的韬光养晦。
"圯桥之履,隐忍待时"
张良在圯桥装作老人等待时机,展现低调布局的智慧。
四、其他相关诗句
"饮酒"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超脱世俗、隐居待时的心境。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王维诗句体现心境平和、不慕浮华的隐士风范。
注:部分诗句如"厚积而薄发"虽未直接提及"韬光养晦",但其中蕴含的积累与时机把握理念,与韬光养晦的哲学内核高度契合,故一并收录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