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的核心职能是通过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估,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具体工作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性 :确认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防止虚假陈述。
合法性 :检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要求,防范违法操作。
效益性 :评估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
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
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目标及程序,评估财务报表风险并确定重点审查领域。
内部控制评估
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判断其有效性及对财务信息的保障能力。
会计凭证与账簿审查
核对原始凭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检查会计分录是否合规。
财务报表审计
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披露充分。
资产与负债确认
核实资产、负债的计价基础及变动情况,防止资产高估或负债低估。
收入与费用审核
检查收入确认时点、费用归属期是否正确,避免利润虚增。
审计报告编制
撰写审计报告,明确表达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如无保留、保留、否定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独立性 :审计由独立机构或人员执行,不受被审计单位干扰。
客观性 :以事实为依据,遵循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避免主观偏见。
全面性 :覆盖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
计划阶段 :了解企业业务、内部控制,制定审计计划。
实施阶段 :执行审计程序(如抽样、函证、分析性复核),收集证据。
报告阶段 :编制审计报告,向管理层及利益相关者汇报审计结果。
通过上述工作,审计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维护财经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