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截至2024年,中国及国际上参与南极测绘的大学及机构主要包括以下7所:
武汉大学
中国最早参与南极科考的高校,拥有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是派出科考队员最多、参与次数最多的机构,承担了多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东南大学
参与多次南极科考,包括在昆仑站布置“东大极能”无人值守智能电源系统,承担环境监测与数据传输任务。
同济大学
地球物理与地理信息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参与南极内陆科考,曾参与昆仑站选址工作,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谢陈雨等学者有突出贡献。
太原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谷鹏飞、马泽楷等参与南极科考,具体任务未详细说明。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张博参与南极内陆科考,成为首位到达中国南极昆仑站冰盖最高点的学生。
上海海事大学
商船学院齐亮老师等教师及校友参与南极科考任务,具体职责未明确提及。
香港中文大学
首次参与国家南极考察,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周达诚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文嘉棋、徐子祺教授等学者将开展多领域研究。
塔斯马尼亚大学(澳大利亚)
全球领先的海洋与南极研究机构,拥有海洋及南极研究学院(IMAS),专注于温带海洋、极地生态等领域的科研。
中国南极大学 :虽未被直接提及,但作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教学机构,可能参与部分科研任务。
合作与交流 :部分高校(如武汉大学)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如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合作)开展南极测绘研究。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所高校的公开报道,部分细节需以实际科考任务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