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政策推动
上海是最早探索BIM技术招投标应用的城市之一,自2025年2月1日起正式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BIM模型招标试点,旨在优化工程营商环境和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早期通过政策文件(如《上海市全面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深化应用的实施意见》)为BIM技术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设立专项补助计划,支持BIM技术研发和项目应用。
市场活跃度
2023年新增报建项目中,BIM应用项目达1170个,规模以上项目应用率94.77%,居全国首位。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大鱼吃小虾”态势,但整体技术成熟度较高。
企业实力
上海浦凯等公司具备BIM建模、咨询、施工管理全链条服务能力,承接了北横通道、北虹路立交等标志性项目。
其他知名企业如上海建科、中建、恒业信息技术等,分别专注于BIM技术研发、装配式建筑和深化服务领域。
技术融合创新
上海积极推动BIM与AI、GIS等技术融合,例如在北横通道项目中结合BIM+GIS实现精准施工和环境保护优化。
全生命周期覆盖
BIM技术已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应用,尤其在超高层建筑(如上海中心)中,通过BIM实现工期和预算控制。
在复杂项目(如北虹路立交)中,BIM帮助提前发现设计冲突,降低施工风险。
行业标杆案例
上海中心 :作为超高层建筑,通过BIM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灾害应急模拟。
北横通道/北虹路立交 :利用BIM+GIS技术实现精准施工和周边环境保护。
BIM工程师待遇较好,薪资水平与能力挂钩,行业认可度较高。
上海浦凯等公司凭借专业服务积累丰富案例,形成良好口碑。
上海凭借政策优势、技术实力和产业生态,成为BIM技术应用标杆城市。未来随着BIM+其他新兴技术(如AI、物联网)的融合,其行业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