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的诗句,可归纳为自然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三大类,以下是具体赏析: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通过静谧的春山夜景,展现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境界。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以生动的自然意象,体现生态平衡的和谐美。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达归隐田园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
司马相如《凤求凰》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以琴瑟和鸣比喻知音难寻的深厚情谊。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主题为离别,但蕴含生命循环中相互依存的和谐哲理。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展现乡村生活中老少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通过寒夜归人的画面,隐喻社会安定、人心向善。
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反复使用“相与”一词,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社会理想。
《水调歌头·和谐之道》 (现代词作)
“合抱木初小,九台垒土高。千里行足始,步步累功劳。”
从自然规律延伸到社会治理,提出“人和万事兴”的哲学思想。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以春风喻指社会生机,隐含对和谐发展的期许。-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通过渔者与自然的互动,反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和谐”的内涵,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包含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化追求,更蕴含了社会治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