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威”字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军事威严类
李白《关山月》:“威霜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描绘边塞军事威严)
白居易《池鹤》:“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以鹤喻指边塞将军)
王建《送振武张尚书》:“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赞颂将军威震四方)
李隆基《送卫八处士》:“弓如霹雳弦惊,箭如流星雨坠。”(虽未直接用“威”字,但展现军事威严)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悼亡诗,隐含对往事的威严追思)
二、政治威严类
白居易《赠元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威。”(政治讽刺诗)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隐喻政治威严)
曾巩《墨池记》:“羲之之书,观者如山。余观其墨池侧,树皮绳索,皆为临摹者遗迹。”(以墨池喻指文化威严)
三、自然与气象类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自然景观隐喻气象威严)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边塞气象与军事威严结合)
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自然景观与政治抱负的融合)
四、历史人物类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历史责任感与民族威严)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气节与历史威严)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使用“威”字,但通过意象和意境体现了威严感,如李白的边塞诗、苏轼的悼亡诗等,均含深刻内涵。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