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与生活场景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采白莲》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劳动与成长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三、趣味与天真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亲情与乡愁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折杨柳歌辞》北歌民歌:出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蹋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这些诗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儿童在自然中嬉戏、劳动、成长等场景,既有田园生活的质朴,也蕴含着对童年的美好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