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类别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职业性质、行业属性及就业形式,具体分类如下:
职业分类
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涵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等。例如:
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教师等;
服务性工作人员:酒店服务员、导游等;
生产劳动者:制造业工人、农业从业者等。
行业类别
按行业属性划分,如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等。例如:
制造业:汽车制造、电子科技等;
服务业:餐饮服务、信息技术服务;
教育业:幼儿园教师、大学教授等。
就业形式
区分全职、兼职、临时等就业状态。例如:
全职就业:固定雇主,稳定工作;
兼职就业:灵活工作时间,多重任务;
自雇就业:自主经营企业。
以《职业分类与代码》(GB/T 3696-96)为例,职业被细分为:
大类 :8个领域(如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工作人员等);
中类 :63个细分领域(如教师、医生、会计人员等);
小类 :303个具体职业(如小学教师、外科医生、会计核算员等)。
部分分类体系还包括:
所有制类型 :国有、私有、合资等;
从业状态 :在职、待业、失业等。
不同场景下可能侧重不同维度:
资格证报考 :如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分为非高危和高危两类;
统计分析 :需明确职业类别以制定政策。
以上分类体系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标准,例如职业分类更侧重工作性质,行业分类强调经济活动领域,就业形式则反映劳动市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