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就业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就业规模与质量
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5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2024年1-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98万人,平均失业率5.1%,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政府通过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支持计划,强化政策落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权益。
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
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吸纳更多劳动力,例如浙江、福建等地制造业企业提供超4000个岗位,月薪4500-12000元。
新兴产业如农村电商、5G技术、乡村旅游等逐步兴起,为就业注入新活力。
高技能人才比例提高,2025年目标达到25%,职业技能培训覆盖超200万人次。
挑战与压力
城市就业竞争加剧,生活成本上升,部分人群面临“工资不涨物价飞涨”的困境。
产业升级导致低技术岗位减少,农民工需提升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劳动力转移与返乡趋势
202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超1.7亿,其中约1.3亿进入城镇就业。云南、四川等地通过专项计划提升就业效率,例如曲靖市线上平台匹配岗位,临沧市推出月薪1.2万元的岗位。同时,部分农民工因城市生活成本高、政策支持返乡创业,形成“输出就业”与“就近就业”双轨策略。
多元化就业领域
传统农业占比下降,制造业、服务业、乡村旅游等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例如,浙江省通过专场招聘会提供4000余个岗位,普工月薪4500-12000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壮大,通过规模化经营创造稳定就业。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改善
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资金、税收减免、技能培训等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降低外出务工压力。
差距缩小趋势 :2025年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城乡就业机会更均衡分布,但区域发展差异仍需进一步协调。
年轻人返乡潮 :受城市竞争压力和生活成本上升影响,更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投身农业、旅游等新兴行业。
长期目标 :到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在200万人左右,技能人才占比提高到25%,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450万人。
综上,2025年城市和农村就业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均取得进展,但需持续关注区域协调发展和政策落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