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需要摊销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具体分类及说明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包括房产、机器设备等长期使用资产的购置成本,需按使用年限或残值率分摊到各会计期间。例如,一台设备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则每年摊销20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涵盖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购置成本,需在受益期内(通常为10年)分摊。例如,一项专利权成本500万元,摊销5年,则每年摊销100万元。
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租入固定资产改良费、培训费用、研究费用等,需分摊至多个会计期间。例如,租入设备改良支出10万元,预计使用3年,则每年摊销3.33万元。
待摊费用
涵盖预付报刊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较大的财产保险费等,需在受益期内摊销。例如,预付租金5万元,租期1年,则每月摊销4167元。
递延资产摊销 :如股票发行费用中不能抵销的利息收入,需在未来收益期内摊销。
长期股权投资摊销 :按持有年限或权益法调整,需定期重新评估后摊销。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直线法 :将资产成本均摊至使用寿命的每个会计期间;
双倍余额递减法 :前期多摊销,后期少摊销,适用于技术更新快的资产;
年数总和法 :根据资产剩余使用年限确定摊销额。
摊销费用通常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减少当期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
不同资产类别的摊销年限和残值率需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例如保险费摊销期一般不少于5年。
以上分类及说明综合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实务操作中的常见情形,具体摊销政策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