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评级是评估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长期投资级
共分九个等级:AAA(最高级,违约风险几乎为零)、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 - 特点:偿还能力较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小,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短期投资级
共分六个等级:A-1、A-2、A-3、B、C、D。 - 特点:偿还期限较短,流动性较高,但信用风险随等级降低而上升。
垃圾债券(Junk Bonds)
评级范围:BB级及以下(如BBB-、BB、B级),穆迪用Ba、B、Caa等表示。 - 特点:违约风险高,但收益率通常较高,适合风险偏好型投资者。
信用等级调整 :部分评级机构(如穆迪、标普)在投资级等级前加“+”或减“-”符号,表示信用略高于或略低于基础等级。- 评级机构 :全球知名机构包括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Fitch),国内机构如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等。- 风险与收益 :投资级债券安全性高但收益较低,投机级债券收益高但风险显着。
评级机构主要依据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还款历史、行业前景等因素综合评估,具体指标包括:
财务指标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息税前利润等;
非财务指标 :管理层信用记录、法律诉讼风险等。
通过以上分类,投资者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债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