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编制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由以下5个分类指数加权计算:
新订单指数 (30%权重):反映企业新订单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
生产指数 (25%权重):体现企业生产活动的扩张或收缩情况。
从业人员指数 (20%权重):显示企业用工规模的变化,反映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15%权重):逆指数形式,反映企业供应链的效率,配送时间缩短表示供应链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 (10%权重):显示企业原材料库存水平的变化,库存增加可能预示生产扩张。
计算公式 :
$$
text{制造业PMI} = text{新订单指数} times 30% + text{生产指数} times 25% + text{从业人员指数} times 20% + (100 - text{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times 15% + text{原材料库存指数} times 10%
$$
评估服务行业经济活动,包含以下5个分类指数(部分国家有建筑业PMI):
商业活动指数 (核心指标):反映服务业整体业务量的变化。
投入品价格指数 :显示服务行业原材料或服务价格变动趋势。
费用水平指数 :体现企业运营成本的变化。
从业人员指数 :反映服务业用工规模的变化。
未来商业活动预期指数 :显示企业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期倾向。
注意 :服务业PMI的权重分配可能因国家统计体系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国家可能不包含所有分类指数。
荣枯分界线 :PMI以50%为分界点,高于50%表示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收缩。
发布频率 :月度发布,通常早于政府其他统计报告,具有先导性。
应用领域 :不仅用于监测经济运行,还用于政策制定、企业决策及国际经济比较。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涵盖PMI的基本构成、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