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系数是评估照明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表示光源发出的光通量被有效利用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
C_u = frac{F_u}{F_0} = frac{Phi_u}{N cdot C_u cdot K}
$$
其中:
$F_u$:工作面上实际接收的光通量(流明)
$F_0$:所有灯具额定总光通量(流明)
$N$:灯具数量
$C_u$:利用系数(无量纲)
$K$:维护系数
影响因素 :与灯具类型、效率、照明方式、房间大小及表面反射系数相关。
反映灯具维护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
K_m = frac{text{维护成本}}{text{总成本}} = frac{text{维修/更换费用}}{text{购买成本+使用成本}}
$$
作用 :用于预测灯具寿命和总维护成本,建议选择维护成本低的型号。
表示实际使用光通量与灯具额定光通量的匹配程度,计算公式为:
$$
text{UTF} = frac{Phia}{sum{i=1}^N Phi_{i,text{rated}}}
$$
其中:
$Phi_a$:工作面上实际接收的光通量(流明)
$Phi_{i,text{rated}}$:第i个灯具的额定光通量(流明)
应用 :常用于评估多灯具组合的照明效果,尤其在需要精确控制光照强度的场景中。
不同系数从不同角度反映灯具性能:
利用系数 关注光通量利用效率;
维护系数 侧重长期使用成本;
采用系数 则用于多灯具系统的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