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造假的罚款金额,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般情节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处以 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罚款。
情节严重
违法所得与罚款挂钩 :单位违法所得超过20万元时,罚款可达违法所得的10倍(最高200万元);
无违法所得 :视情节罚款20万-200万元。
一般情节
处以 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罚款。
情节严重
违法所得与罚款挂钩 :罚款可达违法所得的10倍(最高200万元);
无违法所得 :罚款20万-200万元。
《会计法》修改前 :单位最高罚款10万元,责任人最高5万元;
《会计法》修改后 :罚款标准大幅提高,单位罚款范围扩大至50万-500万元,责任人罚款范围扩大至20万-200万元。
逃税罪 :若涉及偷税且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10%-30%),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金额1-5倍罚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除上述罚款外,还需处以100万-1000万元罚款,并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罚款100万-1000万元。
某公司因连续六年财务造假被罚1000万元,相当于虚增利润的10%;另一案例中,财务总监因造假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罚款500万元。
以上罚款标准均依据《会计法》《证券法》及税务法规设定,具体金额需根据案件情节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