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考试的内容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具体如下:
解剖学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概念
运动系统组成与功能、骨骼肌肉结构
神经系统分布与功能
生理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物质转运机制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
疼痛感受与神经传导机制
病理学
常见器官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病理学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医用物理学
力、电、光等物理因子作用原理
生物力学与康复治疗应用
康复医学总论
康复定义、原则与目标
康复分期与评估流程
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评估(如Lovett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
平衡、协调、步态分析等
康复治疗技术
物理疗法(电疗、光疗、热疗等)
职业疗法、言语疗法、吞咽障碍训练
康复工程与辅助器具应用
功能障碍康复
疼痛管理、痉挛与挛缩治疗
压疮预防与护理、吞咽障碍干预
体格检查
心肺听诊、神经反射检查、脊柱功能评估
特殊体检技术(如深反射、病理反射)
运动能力评定
肢体功能、平衡协调评估
脑瘫等特殊人群功能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Barthel指数、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病例分析
临床问题诊断、康复方案制定
治疗效果评价与调整
系统学习教材 :以《康复医学基础》为核心,结合《康复评定与治疗》等配套教材。
强化实践技能 :通过模拟考试、临床实习巩固体格检查与评定技术。
关注热点 :疫情后可能增加心肺功能评估等内容的考查。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重点突破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科目,同时加强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