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品种分类方式多样,主要从来源、物理性质、硫含量、蜡含量等角度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海相油
生成于海洋沉积环境,具有低硫、低胶质等特点,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定价基准之一。
陆相油
生成于陆地沉积环境,我国大部分石油资源属于此类。
相对密度分类
轻质石油(<0.830):如汽油、煤油
中质石油(0.830~0.904)
重质石油(0.904~0.966)
特重质石油(>0.966)。
含硫量分类
低硫石油(<0.5%):环保型原油
含硫石油(0.5%~2.0%)
高硫石油(>2.0%):需深度脱硫处理。
含蜡量分类
低蜡石油(凝点<-6℃):流动性好
含蜡石油(-15℃~-20℃)
多蜡石油(凝点≥21℃)。
黏度分类
常规油(<100mPa·s)
稠油(100~10000mPa·s)
特稠油(≥50000mPa·s)。
凝固点分类
高凝油(≥40℃):需加热运输
常规油(-10~40℃)
低凝油(<-10℃)。
原油品种
按组成:石蜡基、环烷基、中间基原油
按比重:轻质、中质、重质原油。
石油制品
燃料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
润滑油、沥青、溶剂、石蜡等。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 :美国标准,全球基准
布伦特原油(Brent) :北海产油标准,欧洲主要定价参考
迪拜原油(Dubai) :亚洲市场重要参考
阿曼原油(Oman) :与迪拜原油类似,亚洲定价基准。
以上分类方式覆盖了石油从勘探到加工的主要环节,不同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工业用户更关注硫含量和凝点,而能源市场则侧重相对密度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