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前确认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以下是常见的需要预提的费用类型及适用场景:
利息费用
包括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等,需按月或按季度预提。
租金费用
长期租赁的办公场所、设备等租金需按月预提。
折旧与摊销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如设备、房产)、无形资产摊销等需按期预提。
保险费用
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需按月预提。
税费预缴
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预缴等,通常在纳税期限内预提。
公共配套设施费用
未完工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小区物业费、公共设施建设费)可按预算预提。
员工相关费用
预计的工资、社保费用及职工教育经费(符合条件时)。
其他应付款
包括未收款项、预计负债(如产品质量保证金、售后服务费用)等。
差旅费预提 :跨期差旅费可按月暂估入账,次月初冲回。
未完工工程费用 :出包工程未结算但发票不足时,可按合同金额的10%预提。
预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预提租金费用
借:管理费用—租金
贷:应付账款—租金
按月冲回差旅费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负数)
贷:应付账款—暂估入账(负数)
新准则影响 :部分预提费用科目已取消(如“预提费用”科目),需使用“应付利息”“应付账款”等替代科目。
税前扣除限制 :预提费用税前扣除需符合相关税务政策,如装修费需与支出同时符合真实性、合理性要求。
权责发生制原则 :确保费用在受益期间合理分摊,避免提前或延后确认。
通过合理预提费用,企业可更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优化资金管理,并满足财务报告的规范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