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复课防疫需从多方面入手,确保师生健康与校园安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注意事项: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
学校需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包含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
严格健康检测
学生每日进行体温检测,配合抗原/核酸检测。
发现异常症状(如发热、咳嗽)需立即隔离并就医,实行“零报告”制度。
动态信息管理
建立师生健康信息台账,及时掌握健康动态,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防护物资保障
配备口罩、红外测温仪、消毒液等基础防护用品,并定期补充。
个人防护规范
佩戴医用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使用后及时洗手或消毒。
环境清洁消毒
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重点关注高频接触表面。
物理隔离措施
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人员密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聚集性活动。
通风与清洁习惯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倡导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等卫生习惯。
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食品、饮用水安全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
线上教学衔接
开学初期可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减少学生聚集风险。
错峰与分区管理
实施错峰上下学、分区域活动,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健康教育引导
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形式普及防疫知识,培养师生健康意识。
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团队,确保可疑病例及时隔离、就医和追踪。
部门协同合作
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社区需形成联动机制,形成防控合力。
以上措施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定期开展演练,确保师生熟悉防控流程。若当地疫情形势变化,需及时调整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