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定语后置的写法主要遵循以下规则和结构,结合具体句式类型进行说明: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通过“者”字引出定语,强调中心词。例如:
《愚公移山》:“子孙荷担者三夫”(正常语序为“三夫荷担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正常语序为“可使报秦之人”)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使用“之”字连接中心词与定语,常见于古诗文。例如:
《马说》:“马之千里者”(正常语序为“千里马”)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正常语序为“高居庙堂者”)
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通过“之(而)”连接,强调定语的补充说明作用。例如: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数量词作定语 :当数量词位于名词前时,通常不后置。例如:“五匹马”“三百匹布”
定语省略 :部分定语可通过上下文省略,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理解为“喜欢做善事的中年人”
翻译提示 :后置定语需通过“者”或“之”字还原,如“求人可使报秦者”译为“寻找可出使秦国的人”
句式类型 | 例句(文言文) | 译文(现代汉语) | 标志词 |
---|---|---|---|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寻找可出使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 | 者 |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 马之千里者、荆州之民附操者 | 千里马、吴国百姓追随他 | 之 |
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 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 之(而) |
通过以上结构与例句,可系统掌握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写法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