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作为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的金融工具,其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价格波动风险
可转债价格受正股价格影响较大,当正股大幅下跌时,可转债可能跌破面值(即破发),导致投资者损失。此外,T+0交易制度加剧了短期价格波动,市场操纵风险较高。
强制赎回风险
当正股价格高于转股价格一定比例(通常为130%)时,发行公司可能强制赎回可转债,投资者若未及时转股或卖出,可能面临亏损。
利息损失风险
若可转债长期未转股,投资者将按较低利率获得固定利息,而市场利率上升时,其吸引力可能下降,导致利息收益低于预期。
正股退市风险
若正股因经营问题退市,可转债将失去转换对象,可能面临无法兑付的风险。
转股价下修被否风险
公司可能因经营状况不佳申请转股价下修,但需获得股东大会批准。若下修申请被否决,可转债价格可能下跌。
信用风险
发行公司若出现财务困境或违约,可转债的本息兑付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投资者损失。
流动性风险
部分可转债交易量较小,尤其是低价或低评级品种,投资者可能因买卖盘不足而面临较大价差和交易成本。
条款风险
可转债包含赎回条款、回售条款、转股价格调整条款等复杂机制,不熟悉这些条款可能导致错过最佳转股或卖出时机。
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 :关注正股业绩、行业前景及公司治理情况,避免投资经营不善的企业。
合理评估条款 :仔细阅读赎回、转股等条款,设置止损点,避免高位买入。
分散投资 :不要将所有资金投入单一可转债,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控制杠杆 :避免过度使用杠杆交易可转债,防范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可转债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在享受潜在收益的同时,需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