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诗词,古代文人常以蝉鸣为载体,寄托情感与哲思。以下为精选的描写蝉的诗词及相关赏析: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以秋蝉鸣叫反衬玄鸟(燕子)的迁徙,暗示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
《河阳县作二首》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通过蝉鸣与秋菊的意象,营造孤寂清冷的氛围。
《新蝉》(卢仝)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以琴瑟喻蝉鸣,赞颂其高洁与坚韧。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借蝉鸣表达自身清高却无人理解的境遇。
《早蝉》(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日暮槐花里。”以蝉鸣触发对故乡的思念,成为羁旅诗的典型意象。
《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通过暮蝉与斜阳的意象,烘托囚徒的孤寂与思乡之痛。
《闻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以蝉鸣的断续变化,隐喻人生聚散无常。
《送卢诗》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以红树、夕阳与蝉声的叠加,强化离别的悲怆感。
《蝉》(虞世南) :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通过蝉居高枝的意象,赞颂其超凡脱俗。
《清平乐·咏蝉》 :
“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
以拟人手法赋予蝉鸣以情感,展现其婉约之美。
总结 :蝉在诗词中既是自然现象的写照,更是情感与哲理的载体。从秋意萧瑟到离愁别绪,从高洁品格到时光易逝,诗人通过蝉鸣构建出丰富多维的意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