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04-29 17:49:27

关于《有多少块糖》的教学设计,综合多个版本教材和教学方法,可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0-20的数数方法,包括按行/列数和分块数(2块/5块/10块等)。

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如5+5+5=25)。

认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如5×4=20)。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弄实物(糖块、圆片)经历抽象过程,理解乘法意义。

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如比较不同数数方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兴趣,如用数糖果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耐心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数数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种数数方法(行/列)及乘法算式表示。

难点 :从具体操作抽象出乘法概念,如理解5×4表示4个5相加。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5分钟)

情境创设

老师展示糖果或圆片,引导学生猜测数量(如“猜猜这袋糖果有多少粒”)。

通过估算激发兴趣,如“比24粒少一点,比18粒多一些”。

激发兴趣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数数场景(如分糖果、排队),引出课题。

(二)概念认知(10分钟)

数数方法教学

教授两种基本数法:

横向数:每行几个,共几行(如3行×4块/行=12块);

纵向数:每列几个,共几列(如4列×3块/列=12块)。

通过实物操作(如用圆片摆成方阵)巩固方法。

乘法概念引入

用加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如5+5+5=25),引导学生发现乘法是简便运算。

教授乘法算式(如5×4=20),并解释其含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基础练习

学生用圆片或糖果完成教材中的“数一数,填一填”任务,如横着数每行3块共4行。

小组竞赛:快速数出不同排列的糖果数量,增强计算能力。

拓展活动

创造性任务:用画图或手工制作不同糖果排列,记录数法及乘法算式。

设计口诀:如“3×4=12,口诀:三四十二”。

(四)总结与延伸(5分钟)

知识回顾

总结不同数法及乘法意义,强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餐)。

通过填空或口头表达巩固知识点(如“5×4表示4个5相加”)。

延伸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乘法比重复加法快?(如减少计算步骤)。

布置作业:生活中找一找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如计算书本页数、分水果)。

四、教学资源

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块糖》

温馨提示:
本文【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