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源(金属有机化合物)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外延技术中的关键支撑材料,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根据应用领域和化学成分,MO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金属氧化物MO源
通过金属源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氧化物,例如三甲基铝(Al(CH₃)₃)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铝(Al₂O₃)薄膜,是LED等领域的核心材料。
金属氮化物MO源
以金属盐类为原料,通过气相反应生成氮化物薄膜,如三乙基镓(Ga(CH₃)₃)用于氮化镓(GaN)基半导体材料。
金属薄膜MO源
包括金属盐类直接沉积形成的薄膜,例如三甲基铟(In(CH₃)₃)用于高迁移率晶体管和激光器。
三甲基铝(Al(CH₃)₃) :最常用的MO源之一,纯度达99.9998%以上,用于LED外延片和激光器。
三乙基镓(Ga(CH₃)₃) :用于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
三甲基铟(In(CH₃)₃) :与三甲基铝类似,但纯度要求更高,用于高精度光电器件。
其他典型品种 :三乙基锑(Sb(CH₃)₃)、三乙基铋(Bi(CH₃)₃)等,用于特殊半导体材料。
LED :90%以上的Ⅲ-Ⅴ族MO源用于外延片生长,是产业链技术难度最高、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太阳能电池 :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砷化镓基电池。
射频集成电路(RFIC) :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特性材料。
航空航天 :用于高温、高辐射环境下的电子器件。
纯度 :需达到99.9998%以上,部分高端产品可达99.9999%。
稳定性 :常温下为液态,需长期储存且化学性质稳定。
安全性 :毒性大,需在无氧、真空环境中操作。
全球MO源市场由少数企业主导,中国南大光电等企业占据重要份额,四家跨国公司(陶氏、默克、阿克苏诺贝尔、南大光电)合计市场份额超95%。
以上分类及品种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涵盖MO源的核心定义、主要类型、应用及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