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不健全时补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并遵循规范流程。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核定征收
适用于会计核算不健全、无法提供准确纳税资料的企业。税务机关会依据从业人数、设备、原材料消耗等因素核定应税销售额或产量,计算应纳税额。
查账征收
若企业后续规范了财务核算,可转为查账征收。需建立完整账簿,按实际经营情况申报纳税,税务机关通过审核账目确定应纳税额。
补税金额计算
核对纳税申报表与税务文件,确定少缴税款金额,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填写补税申报表
按税务机关要求填写《补税申报表》,需包含纳税人信息、纳税期限、税种及补缴金额等内容。
缴纳补税款项
通过银行转账或电子支付将补缴税款转入指定账户,并支付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计算)。
提交相关材料
提交补税申报表、付款证明等材料给税务机关,完成申报。
滞纳金计算
增值税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计算,企业所得税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加计。
补税时效
因计算错误等非主观原因少缴税款,可在3年内补缴;因税务机关责任可延长至5年。
风险防范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规范财务核算;
对长期挂账的款项(如工资、奖金)进行清理,依法补缴个税。
核定征收转查账 :若企业后续规范核算,可申请转为查账征收;
税务争议 :对补税决定有异议可在15日内申请复议。
建议企业尽快规范财务,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协助梳理账目,避免因税务问题影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