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雾的诗词,古代文人墨客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意象进行了生动描绘,既有写实之笔触,也有借景抒情的佳作。以下是精选的诗词分类整理:
一、 写实描绘大雾的壮阔景象
《踏莎行·大雾中早行》- 顾随(现代)
"天黯如铅,云寒似水。市声阗咽飞难起",以浓重的色彩渲染雾气中的沉闷氛围。
《晓乘大雾访仲固》- 胡寅(宋)
"稚金不耐老火铸,有烈秋阳尚骄倨。汗流亭午忆凄风,气应佳辰欣白露",通过时空对比展现雾中清晨的孤寂感。
《早大雾午大风寇销兵解之象》- 方回(宋)
"骤合公超雾,俄飞御寇风。大声千里动,阴翳一时空",以夸张手法表现大雾的磅礴气势。
二、 借雾抒情的婉约之作
《凌雾行》- 韦应物(唐)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将雾与人生境遇结合,意境深远。
《长恨歌》- 白居易(唐)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以雾象征人生无常的悲怆感。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借雾渲染孤寂心境。
三、 以雾喻指人生境遇
《龟虽寿》- 曹操(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以雾喻人生短暂,反衬壮志。
《咏雾》- 苏味道(唐)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将雾比作仙境,表达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四、 现代仿古咏雾作品
《庐山雾》- 叶圣陶(现代)
"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裾轻曳,顿失前峰",以现代视角描绘庐山云雾的变幻。
《雾中游含鄱口偶成》- 郭沫若(现代)
"人到含鄱口,望鄱新有亭。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雾的神秘美感与哲学内涵,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也有"云深不知处"的婉约,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营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