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起源于中国,这一结论得到了多方面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的支持:
早期种植证据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栽培稻标本,经测定年代为距今约8200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栽培稻证据。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约1.2万年的水稻植硅石,将中国水稻种植历史再向前推进至1.4万至1.8万年前。
技术成熟度
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已掌握完整的水稻种植技术,稻米成为主要食粮。
1993年发现的道县玉蟾岩稻种,其驯化程度表明中国是最早实现水稻人工驯化的地区。
向周边传播
大约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水稻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汉代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西亚传播,形成亚洲主食文化圈。
全球扩散
公元前5000年左右,水稻从亚洲扩散至东南亚、印度等地,最终成为全球超过40个国家的农作物。
云南起源说 :云南元谋人遗址发现的早期稻属植物化石,将种植历史推至约1.2万年前,但该发现更多指向野生稻的驯化前阶段,而非人工栽培。
籼米起源争议 :部分研究认为印度是籼米(直链米)的发源地,但这一观点与水稻整体起源地无直接关联。
综上,中国凭借丰富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传播证据,成为大米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