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在稳就业方面通过政策密集出台、多措并举的策略,积极应对经济挑战,确保就业市场稳定。具体措施及成效如下:
财政政策强化
财政部持续加大投入,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如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等)释放超1500亿元红利,支持企业稳定运营和吸纳就业。例如,天津修订社保补贴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重点行业扶持
针对文旅、外贸、先进制造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推出专项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与就业吸纳。例如,河北计划新增86万城镇就业岗位,湖南70万,甘肃30万。
多样化招聘渠道
各地设立专场招聘会(如浙江“春风行动”)、云招聘、直播带岗等,提升求职便利性。例如,衢州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吸引企业展位。
高校毕业生专项计划
国家鼓励中小微企业新增岗位,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并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例如,甘肃推出“大学生就业驿站”,提供住宿和就业指导。
大规模培训工程
聚焦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2025年计划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大规模培训。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推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地方差异化举措 :天津、浙江、河北等地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制定政策,如天津修订社保补贴、浙江新增百万就业岗位。
政策协同效应 :财政支持与就业服务形成合力,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促进就业复苏。
2025年稳就业政策以“政策密集+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财政支持、招聘优化、技能培训等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就业挑战。未来需持续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及区域协同机制,进一步巩固就业稳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