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鸟尽弓藏和哪个君

鸟尽弓藏和哪个君

发布时间:2025-04-28 21:48:16

“鸟尽弓藏”这一成语与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紧密相关。该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情成功后,曾经出过力的人被抛弃或遭杀害。

具体背景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曾为奴仆多年。复国后,他任用文种、范蠡等谋臣整顿国政,最终击败吴国。但勾践深知功臣可能面临“鸟尽弓藏”的命运,因此在吴国灭亡后,他选择功成身退,让范蠡弃官经商,自己则改名陶朱公,保全了两人性命。

相关人物

勾践 :越王,成语主人公,通过卧薪尝胆实现复国。

范蠡 :越王重要谋臣,协助勾践灭吴后主动隐退。

文种 :越王初期重要辅佐者,被勾践赐死。

历史评价

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君主对功臣的复杂态度:既需依靠功臣成就霸业,又需防范功高震主的风险。范蠡的隐退体现了其远见,而勾践的结局则常被后世作为权谋与悲剧的典型案例讨论。

温馨提示:
本文【鸟尽弓藏和哪个君】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