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粥的诗句,古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展现了粥的多种意象与生活情态,以下为精选分类整理:
一、粥的口感与香气
《粥》(郑板桥):香稻熟来秋菜绿,一家欢笑傍清水。粥煮来初熟白,一碗和汁润肌肤。
《煮粥》(丘葵):清晨扫松叶,旋复烘于煁。汲井手自淅,咄嗟香满鬵。
《食粥》(陆游):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二、粥与生活场景
《豆粥》(苏轼):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感咏诗》(解缙):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插东西倒,我道匙挑前后流。
《雨雪中作》(白居易):酥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泥涂绝还往,飱粥养衰病。
三、粥的哲理与隐喻
《劝学》(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粥喻学问需躬行)
《煮粥诗》(石季伦):煮粥何如煮饭强,好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宗思想与粥的清幽意境结合)
四、其他经典诗句
《赵会初心提举》(珙):粥香瓦钵山田米,雪汎瓷瓯水磨茶。
《闻邻寺粥》(陈起):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食糟民》(黄庶):关中西征后,所向饘粥悭。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义性,如《劝学》原为朱熹《观书有感》,但陆游以此喻学理,属化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