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就业创业工作围绕稳定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创业创新三大主线展开,具体措施包括:
延续企业用工支持政策
对社会组织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参照企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延续至2026年12月31日。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基层就业空间;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强化稳岗返还政策
落实社保补贴、稳岗返还、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对可能裁员的企业提前介入帮扶。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计划
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推出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和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参加技能培训。
农民工就业服务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并对接就业岗位;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县域就业容量监测机制。
退役军人就业保障
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开发适合退役军人的就业岗位,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指导服务。
创业政策体系完善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降低融资门槛;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财税、用地等政策支持。
新兴领域创业机会
AI服务 :中小企业可低成本开展AI营销、数据分析等专项服务,市场年增速超45%。
社区养老 :结合医疗背景提供上门照料、日托中心等养老服务,利润率超60%。
短视频代运营 :5000元启动资金,适合个人运营抖音、快手账号。
创业服务创新
推广“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一窗通办”;开展“需求导向”精准服务活动,如“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月”。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引导青年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优化创业环境 :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创业产业园和示范区。
建议 :求职者可优先关注国有企业、政府支持的创业项目;创业者需结合自身资源与时代趋势,选择AI、健康科技等新兴领域,并利用政策红利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