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柳的诗句,中国古典诗词中流传甚广,以下为精选作品分类整理:
一、咏柳形态与春色
"嫩色含轻雨,柔丝弄早春。昏鸦栖欲定,肠断未归人" (明·谢榛《春柳》)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柳在细雨中的柔美姿态,烘托游子思乡之情。
"时回春日暖,晴看柳垂金。绿叶和风放,新枝拂晓禽" (清·王照圆《春柳》)通过色彩与动态描写,展现春柳与春风、晨鸟的和谐共生。
"金钱垂垂挂绿云,晴蒸瑞霭更氤氲。一般桃李争春色,独尔风流最出群" (清·杨维元《春柳》)以夸张手法表现春柳的繁茂,突出其超越桃李的独特美感。
二、春柳与情感寄托
"含烟摇曳水西头,青眼才开惯惹愁。别恨丝丝消不得,断肠人倚夕阳楼" (清·王钧《春柳》)借春柳意象表达离愁别绪,情感沉郁哀婉。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以折柳谐音“思归”,引发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柔条拂水波凝翠,细叶含烟日洒霞。最喜翩跹双舞燕,衔枝觅梦入谁家" (清·张立岭《七律·春柳》)通过燕子衔枝的意象,隐喻春柳传递思念与祝福的寓意。
三、春柳与季节更迭
"东风有意润江堤,柔柳拂波绿眼稀。唤醒寒江惊伏鲤,共织春锦映云霓" (清·陈晓娥《春柳组诗》)描绘春风唤醒冬眠生物的生机,展现春柳在季节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 (宋·无名氏《沁园春·柳眼偷金》)以拟人手法表现春柳传递春讯的敏锐感知。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宋·黄涛《春柳》)通过拟人化描写,赋予春柳以人格化特征。
四、春柳与文化意象
"杨柳青青荫御桥。新传淑气催黄鸟,杨柳青青荫御桥" (清·张鹏翮《春柳》)借春柳意象歌颂皇室气象,体现传统文化中植物与权力结构的关联。
"柳岸长廊,青枝翠缕,嫩蕊鹅黄。片片芳心,依依柔袂,似诉离伤" (清·彭意芬《柳梢青·寄柳》)以柳岸为场景,抒发离别后的无尽愁思。
"春风恰似多情客,轻点桃红入碧池" (清·陈晓娥《春柳组诗》)将春风比作多情客,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柳的形态美、情感寄托及文化内涵,既有写实描绘,也有意象升华,共同构成春柳在古典诗词中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