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通过"草树知春"暗示春末夏初的时光流逝,"杨花榆荚"以"作雪飞"的意象展现春残之景。
二、范成大《喜晴》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两句写春雨绵绵中未觉春逝,晴日方觉夏日已深,"小荷初露"与蜻蜓的意象点明初夏时节的特征。
三、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通过"小荷"和"蜻蜓"的生动组合,展现初夏池塘的生机盎然。
四、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以山寺桃花晚开反衬人间春光已逝,体现春去夏来的时空转换。
五、其他相关诗句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日清晨的典型意象)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春景抒发家国情怀)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夏日采莲的生动场景)
注:部分诗句如《春晓》《钱塘湖春行》虽未直接描写春夏交替,但常被用于表现春季末尾的景象,可结合具体语境理解。